|
谈谈英语语料库的使用问题 |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8/26 |
|
||
说明:引用此文请注明出处,并务请保留后面的有效链接地址,谢谢!
I says 只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而已,既然可以说 I says,是不是可以说 I likes, I does, I thinks, I gets, I goes, I has, I gives 等等?笔者在 BNC (英国国家语料库http://www.natcorp.ox.ac.uk) 中查了一下,结果如下(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自己去核对一下): I likes 的用法共有16例; I does 的用法共有28例; I thinks 的用法共有16例; I gets 的用法共有18例; I goes 的用法共有50例; I has 的用法共有42例; I gives 的用法共有18例; 事实上,你随便输一个你认为是“错误”的表达,在“英国国家语料库”都有可能(当然不是一定)会找到“实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 不错,“存在即合理”,但“合理”未必“合法”。在口语中,I says 的使用几率高达50%,已属于相当普通的表达了,应该算是相当“合理”了,但它“合法”吗?笔者在此讲的“法”,是指语言的“规范”和“标准”,在我们国家,由江泽民同志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就是“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也是“法”,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也是“法”,由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异体字整理表》也是“法”,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也是“法”,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也是“法”,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委员会制定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也是“法”,等等。 另外,与语言运用相关的国标(国家标准)也是“法”。如: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 3259—92) 《量和单位》(GB 3100~3102—93) …… 笔者不知道英国和美国有没有这么多关于语言规范的“法”,但笔者相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必要的语言“规范”和语言“标准”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一切语言方面的测试就会变得不可能,人们用语言交流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有些非规范的语言表达,虽然在“民间”得到广泛应用,但不一定就能得到“官方”的认可,比如,在我们国家,估计很多人不太区分“年份”与“年分”,“辈分”与“辈份”,但《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明确指出,用“年份”对,用“年分”错;用“辈分”对,用“辈份”错;根据“朗文语料库”,在会话中,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不太区分 I say 与 I says,以及 he don’t 与 he doesn’t,但是,若现在有哪本词典将 I says 和 he don’t 这类用法收录其中,那肯定是会招致非议的。 当然,有关语言规范方面的“法”同其他一切“法”一样,也不是绝对“正确”的,它肯定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缺点,正因为这样,所以所有的“法”都需要不断地修订和改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法”没有修订之前,任何违“法”之举,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取回密码 | 友情链接 | 用户留言 | 管理登录 | ||||
|